一、产品定位与技术突破
索果设计的医疗消融仪设备是一款面向肿瘤介入治疗的高端医疗设备,通过多模态能量输出和智能定位技术,实现了对病灶的精准消融。该设备创新性地整合射频、微波双模能量系统,将消融精度提升至±0.5mm,同时支持经皮穿刺、腔镜引导及开放手术等多场景应用,成为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重要技术革新。
核心创新点
双模能量协同:射频(375kHz)与微波(2.45GHz)智能切换,适应不同组织特性
三维定位导航:电磁跟踪系统(精度0.3mm)联合AI影像融合技术
极速冷却系统:液氮循环降温,电极表面温度维持≤40℃
二、设计分析:肿瘤微创治疗场景驱动
2.1 临床需求与设计响应
治疗场景 | 传统设备痛点 | SCO99X解决方案 |
深部肿瘤 | 能量穿透不足 | 微波模式穿透深度达5cm |
邻近血管 | 热损伤风险高 | 动态温度监控(0.1℃分辨率) |
多灶治疗 | 反复穿刺耗时 | 多针道规划系统(支持6通道同步) |
医疗消融仪设备设计
2.2 技术架构创新
智能能量管理:
实时组织阻抗监测(采样率1000次/秒)
自适应功率调节(50-150W无级变速)
脚踏控制器支持高压蒸汽灭菌
触控屏采用疏水疏油玻璃(接触角>110°)
三、设计语言:科技感与医疗专业性的平衡
3.1 视觉识别系统
形态构成:
主机采用"悬浮舱体"设计,通过底部光带营造科技感
操作面板7°倾斜,适配站立操作最佳视角
主体材质:医用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耐腐蚀性提升60%)
色彩系统:
能量模式:蓝色光效(射频)/橙色光效(微波)
警示区域:ISO标准红黄标识
3.2 交互界面设计
双屏显示系统:
主屏(24英寸):3D导航界面,支持手势缩放
副屏(10英寸):实时能量参数监控
能量超限时旋钮阻尼倍增(触觉警告)
定位完成时手柄轻微震动(强度三档可调)
四、设计细节:消融治疗的精密工程
4.1 核心功能组件
模块 | 技术突破 | 临床价值 |
消融电极 | 可伸缩针尖设计(长度15-25cm可调) | 避免穿刺过深风险 |
冷却系统 | 微型涡流管技术,温差达50℃ | 保护正常组织 |
电源管理 | 超级电容+锂电池双模供电 | 断电后维持5分钟关键功能 |
医疗消融仪设备设计
4.2 人机交互精粹
智能语音引导:
分步骤提示穿刺角度与深度
根据术者语速自动调节播报节奏
一次性电极套管(集成RFID芯片)
屏幕支持触控笔操作(避免手套污染)
五、人机工学:全流程治疗优化
5.1 术者操作维度
黄金三角布局:
高频功能键集中在右利手30cm半径内
旋钮操作扭矩0.2-0.8N·m可调
手柄重量分布优化(重心距虎口3cm)
脚踏控制器压力敏感度分级(50-200g)
5.2 患者关怀设计
治疗舒适性:
局部麻醉导管集成(减少穿刺痛苦)
治疗床垫采用记忆海绵材质
治疗进度可视化(倒计时投影)
环境光色温随治疗阶段变化(紧张期→舒缓期)
六、行业影响:肿瘤微创治疗新标杆
6.1 技术里程碑
首款实现射频/微波双模智能切换的消融设备
最高温度控制精度(±0.1℃)
最小针道创伤(17G超细电极)
6.2 临床价值数据
单病灶治疗时间缩短至8分钟(传统需15分钟)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1.2%(行业平均5%)
设备周转率提升3倍(快速消毒设计)
医疗消融仪设备设计
结语:重新定义精准消融治疗
医疗消融仪通过跨学科技术整合与深度人因研究,实现了三大核心突破:
治疗精准化:亚毫米级消融控制
操作智能化:AI辅助决策系统
体验人性化:医患双维度舒适优化
在肿瘤治疗向微创化、精准化发展的趋势下,这种融合工程技术创新与医疗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为医疗设备发展提供了新范式。索果设计通过该产品展现了其在医疗工程领域的专业实力——不仅追求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注重临床场景的真实需求。未来,随着分子影像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消融治疗将进入智能导航时代,而优秀的人机协同设计始终是技术落地的关键基石。这款设备正是医疗科技向"精准治疗"与"温暖医疗"并重转型的典范之作。
索果设计:「长期服务:上海微创、美敦力、凯利泰、思路迪、昊海生物等。十年专注医疗实验室仪器的设计、落地和创新,设计覆盖产品开发全产业链:设计分析、外观设计、结构设计、ui界面设计、样机制作、小批量生产、模具开发、大批量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