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与产品定位
索果设计的这款便携式彩超诊断仪代表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向轻量化、智能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分级诊疗政策推进和急诊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大型彩超设备已无法完全满足床旁诊断、基层医疗和应急救援等场景需求。这款产品通过微型化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工作流优化,将专业级超声成像功能浓缩至仅1.8kg的便携设备中,实现了"把三甲医院的影像能力装进白大褂口袋"的设计目标。
产品定位于三大核心场景:
急诊医学:快速创伤评估(FAST检查)与引导穿刺
基层医疗:社区医院与乡村诊所的常规筛查
移动诊疗:家庭医生出诊与灾害应急救援
便携式彩超诊断仪
设计分析与技术创新
临床需求深度解析
通过对全国8省市23家医疗机构的实地调研,设计团队识别出便携超声设备的四大关键需求:
成像质量:至少达到传统中端彩超85%的图像分辨率
操作效率:从开机到获得诊断图像时间不超过1分钟
环境适应:在户外、急救车等非理想环境中稳定工作
消毒便捷:探头可快速消毒以满足连续使用需求
核心技术突破
产品采用"芯片级超声"创新架构:
微型化探头:采用MEMS工艺制造的256阵元探头,厚度仅9mm
智能成像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图像增强技术(延迟<50ms)
混合供电系统:支持锂电池(续航4小时)和USB PD快充
全密封设计:整机IP67防护等级,可耐受酒精喷洒消毒
便携式彩超诊断仪
设计语言与视觉表达
整体风格定位
产品采用"专业亲和力"的设计语言,在保持医疗设备专业性的同时,通过有机形态降低患者的紧张感:
流动感线条:主机边缘采用渐消曲面过渡,隐喻超声波传播特性
模块化视觉:探头与主机采用色彩区分设计,功能识别一目了然
轻量化表达:7.5mm超薄机身与镂空手柄设计强化便携印象
色彩与材质系统
主体色彩:
主机:RAL 9003信号白(反射率85%)
探头:RAL 5015天蓝色(增强无菌感视觉提示)
外壳:医疗级聚碳酸酯(抗冲击强度650J/m)
握柄:TPE软胶(邵氏硬度65A)
屏幕:康宁大猩猩玻璃DX+(透光率92%)
材质选择:
人机交互与功能细节
智能交互系统
自适应界面:
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切换亮/暗模式
不同专科预设专属显示布局(心脏/产科/肌骨等)
触控:支持10点触控和手套操作
语音:关键参数支持语音调整
手势:滑动切换常用功能
探头定位辅助(实时显示最佳入射角度)
标准切面自动识别与评分
专业功能实现
模块 | 创新设计 | 临床价值 |
探头系统 | 双频切换(5MHz/10MHz) | 兼顾穿透力与分辨率 |
电池模块 | 可热插拔设计 | 实现不间断供电 |
散热系统 | 石墨烯导热+相变材料 | 无风扇静音设计 |
消毒方案 | 探头收纳仓集成UV灯 | 杀菌率99% in 2min |
人机工学与使用体验
手持舒适性优化
重量分布:重心靠近虎口位置(距握持点3cm)
握柄造型:基于100名医师手型数据优化非对称曲面
表面处理:纵向防滑纹路(间距1.2mm,深度0.3mm)
温度控制:工作状态下外壳温度不超过41℃
移动工作流设计
快速启动:
冷启动时间<20秒
一键预设(可存储10个常用协议)
所有关键功能可通过拇指操作完成
符合Fitts' Law的按钮大小与间距
极端环境下关闭非核心功能延长续航
黑白显示模式(阳光下可视性提升3倍)
便携式彩超诊断仪
行业影响与创新价值
技术突破点
体积性能比:在1.8kg机身实现传统8kg设备的成像性能
智能成像链:从信号采集到图像显示延迟<80ms
全环境适应:工作温度范围-10℃~50℃
临床价值数据
急诊评估时间缩短60%(对比推车式彩超)
基层医生诊断准确率提升28%(AI辅助)
设备使用频率提高5倍(便携性驱动)
结语:重新定义医学影像可及性
索果设计的这款便携式彩超诊断仪,通过系统性的微型化创新和深度的人因研究,成功突破了传统超声设备的空间限制。其设计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
医疗民主化:使高质量影像诊断下沉至基层成为可能
工作流革命:将超声检查从专用科室解放至床旁
体验升级:同时提升医患双方的使用体验
在5G远程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便携智能终端与云端专家系统结合的模式,正在构建全新的分级诊疗基础设施。未来,随着芯片技术和AI算法的进步,便携医学影像设备将向更智能、更精准的方向发展,而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始终是技术普惠的关键保障。这款产品所展现的设计思维——在技术极限处坚持人文关怀,为医疗设备创新提供了宝贵范式。
索果设计:「长期服务:上海微创、美敦力、凯利泰、思路迪、昊海生物等。十年专注医疗实验室仪器的设计、落地和创新,设计覆盖产品开发全产业链:设计分析、外观设计、结构设计、ui界面设计、样机制作、小批量生产、模具开发、大批量生产等